¡¡

HOME > Resources > Newsletters

¡¡

Title

Korean Industrial Insight No.19 of AI, Semiconductors, Batteries, Electric vehicles, and Bio in chinese

Author¡¡

KH

Post Date¡¡

2025-10-01

Read

154

Attach File

-

I. 人工智能产业动向


1.李在明总统会见贝莱德,签署?#20154;工智能与能源战略合作?#35845;解备忘录
-?#19982;贝莱德成立工作组?#26159;落实投资合作的关键?#33452;克董事长受邀访韩-
-管理着12.5万亿美元资产的贝莱德董事长表示:?#35201;把韩国打造成亚太地区的人工智能之都?

李在明总统借联合国大会之机,以3天5夜访美行程的首项议程会见了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兼贝莱德董事长拉里?#33452;克。
韩国政府与管理着12.5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签署了关于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MOU),同意携手将韩国打造成为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和能源的全球枢
李总统与贝莱德董事长拉里?#33452;克会晤后,青瓦台人工智能高级官员河正宇在简报会上表示:?#25105;们讨论了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广泛议题。?他补充道:?#36825;也是确认韩国与全球投资公司战略合作共同点的机会。? 芬克表示:?#20154;工智能和脱碳转型必须同步推进。这是全世界必须共同应对的课题。?他表示,他有意?#31215;极与全球资本合作,助力韩国成为亚洲人工智能之都?#12290;
李总统回应道:?#25105;欢迎有机会合作,以实现韩国作为亚太人工智能之都的地位。让我们进行密切而持续的讨论,确保这一伙伴关系转化为切实的成果。? 韩国政府与贝莱德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重点关注三个关键领域:1)探讨国内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合作;2)在韩国建立亚太人工智能中心;3)建立全球合作架构。
河首席秘书长表示:?#25105;们已同意在未来五年内共同制定一项亚太地区向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转型所需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他补充道:?#35813;协议的预期效果显而易见。通过此次讨论,韩国已率先在亚太地区建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枢纽,并确立了其作为全球资本公司值得信赖的枢纽的地位。? 韩国政府与贝莱德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是在总统李明博见证下,由代表韩国政府的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与贝莱德董事长拉里?#33452;克共同签署。
不过鉴于谅解备忘录不具强制性,有观点指出为推动韩政府与贝莱德合作具体化,后续密切磋商不可或缺。据悉总统李明博向拉里?#33452;克表达了希望其尽早访韩的意愿,并正式发出访韩邀请。

2. LG AI研究院与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达成合作
-LG ExaOne进军英国金融业…“开启AI盈利新篇章?
-LG首款?#37329;融AI代理?#27491;式发布-
-计划销售搭载ExaOne商业智能(BI)的产品-
-在全球市场验证AI技术-

LG集团旗下人工智能(AI)研究机构LG AI研究院与英国代表性金融机构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携手,成功实现金融AI代理的商业化应用。作为韩英两国金融领域首个AI合作案例,LG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韩国AI技术在全球市场的认知度。
LG AI研究院与LSEG于19日(当地时间)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仪式,宣布“ExaOne商业智能(BI)?#21830;用服务正式启动。
ExaOne BI是以LG AI研究院开发的超大型AI基础模型“ExaOne?#20026;基础,由LSEG构建的集成平台。英国作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领导者选择LG作为AI合作伙伴,更具深远意义。此前,英国贸易政策与经济安全国务大臣道格拉斯?#20122;历山大于1日访问了位于首尔江西区的LG AI研究院总部,确认了该项目进展并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
ExaOne BI大幅提升了传统金融AI服务仅限于报告摘要等辅助手段的水平。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独立完成从数据分析、未来预测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
LG AI研究院采用四位AI代理协同运作的专家级架构设计ExaOne BI:AI记者负责收集新闻、企业公告等海量外部数据;AI经济学家基于数据预测未来市场趋势与经济前景;随后AI分析师综合预测结果与内部指标分析,捕捉影响个股的核心因素及异常信号;最后AI决策者结合AI分析师生成的报告,对多种情景进行比较评估并计算得分。
LSEG计划向全球投资者销售基于ExaOne BI预测评分与报告生成的数据产品“AEFS?#12290;LG AI研究院联合院长林佑亨表示:?#19982;LSEG的合作证明了LG垂直领域AI技术在全球市场的价值与竞争力,这将成为AI驱动盈利的正式起点。?
3. 5.3万名青年接受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培训?#19977;星和SK集团参与其中
- 4.3万名青年提供工作经验…SK、现代汽车、LG等企业参与其中-
-1万名青年接受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等尖端领域培训-

韩国商工会议所(KCCI)正在拓展其面向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等未来产业的青年职业培训项目。
KCCI于21日宣布,将与20万家会员企业合作,为5.3万名青年提供更好的工作经验机会,并扩大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职业培训,以支持青年就业和职业发展。
KCCI今年将通过其工作经验综合支持中心为4.3万人提供工作经验,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
首尔、清州等14个地方商会作为运营机构参与其中,与当地企业合作,为2350名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SK、现代汽车、LG、浦项制铁、斗山、韩华等大型企业也参与其中。
我们还提供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未来增长行业的培训。我们与全国7个人才培养中心以及36家参与?#39046;军企业学院?#30340;企业携手,共同培养1万名尖端领域的年轻人才。
全国7个人才培养中心的目标是培养1974名尖端产业人才(半导体516人、人工智能464人、机器人397人、信息安全142人)。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培训了1021人,并计划在下半年再招聘953人。
目前,龙头企业学院的参与企业正在为半导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的 7,000 名个人提供职业培训课程。

II.半导体产业动向


1.韩美半导体推出面向AI半导体的“Big Die FC Bonder?#65288;大芯片FC键合机)

韩美半导体于22日宣布,已推出用于人工智能(AI)半导体的全新设备“Big Die FC Bonder?#65288;大芯片FC键合机),并将向全球客户供应。
这款新产品意义重大,标志着韩美半导体继专注于AI半导体市场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之后,进军系统半导体的2.5D封装市场。
韩美半导体的“Big Die FC Bonder?#65288;大芯片FC键合机)支持75mm x 75mm的大型中介层封装。它比现有的20mm x 20mm的通用半导体封装尺寸能够处理更大的面积,从而实现下一代AI半导体所需的超大芯片和多芯片集成。
目前,随着芯片技术的普及,系统半导体行业正在见证2.5D封装应用的蓬勃发展。2.5D封装是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它将多个芯片(例如图形处理器 (GPU)、中央处理器 (CPU) 和高带宽存储器 (HBM))集成到硅中介层上的单个封装中。这同时扩展了芯片间带宽、提高了传输速度并提升了功耗效率。
台积电的CoWoS(晶圆上芯片基板)是2.5D封装技术的代表。它已成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高性能计算 (HPC) 的核心技术,并正被英伟达和AMD等全球人工智能半导体公司积极采用。
韩美半导体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另一款支持2.5D封装的新设备——?.5D Big Die TC Bonder?#65292;进一步增强其在先进封装市场的竞争力。
据市场调研公司Yole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半导体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将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4年的460亿美元(约64万亿韩元)增长至2030年的794亿美元(约110万亿韩元)。
韩美半导体李会长表示:“Big Die FC Bonder上市后将应用于全球客户的量产线。此次新产品的推出增强了我们2.5D封装 Bonder的产品阵容,不仅能为存储器客户,还能为IDM(集成半导体制造商)和OSAT(操作系统架构服务)客户提供适应AI时代的多样化设备。?
2.三星•SK,在半导体•AI领域大规模招聘青年人才

三星宣布未来五年将每年新增招聘1.2万人,总计6万人。
三星集团决定集中力量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等被视为未来支柱产业的新兴领域大幅增加青年招聘。
该计划旨在实现?#20648;备未来人才与创造青年就业岗位?#21452;重目标。
三星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车载电子及5G列为四大未来核心产业,三星电子今年已对机器人、医疗健康及车载电子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
其目标是通过大胆引进该领域人才,打造企业增长引擎。
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在镕今年6月曾表示:?0年、30年后的下一代产业做准备至关重要?#65292;并承诺?#23558;如期推进既定的国内投资与就业计划?#12290;
SK集团今年也将新增招聘8000余人。
上半年已招聘4000余人的SK集团,下半年将继续在研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招募青年人才。
尤其在HBM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SK海力士,计划配合半导体业务扩张大规模吸纳理工科青年人才。
仅2027年上半年投产的龙仁半导体集群,就预计将招聘数千人规模。
此外,SK关联企业正配合未来战略业务扩张步伐,在各业务领域招募青年人才,例如上月动工的“SK AI数据中心蔚山?#39033;目。
SK还宣布将积极投资半导体与AI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3.摩根士丹利将韩国半导体行业评级上调至?#20855;吸引力”…?027年将达峰值,超级周期来临?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大幅上调了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展望。该机构判断存储器半导体已进入?#36229;级周期?#12290;
摩根士丹利在21日(当地时间)发布的《内存超级周期》报告中,将韩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评级从原先的?#31526;合市场预期?#19978;调至?#20855;有吸引力?#12290;同时将SK海力士的评级从?#32500;持权重?#19978;调至?#22686;持权重?#12290;
报告分析称:?#20197;HBM(高带宽内存)为核心的机遇正推动行业整体增速超越预期。随着AI服务器与移动DRAM需求同步扩张,普通内存价格波动率也再度加速?#12290;报告进一步指出:?#20869;存产业将摆脱短期低迷,于2027年达到顶峰,供应短缺现象正向整个行业蔓延?#12290;
针对SK海力士,报告指出“HBM相关下行风险已被市场充分消化?#65292;并预测?#26222;通内存市场将于明年正式进入繁荣期?#12290;
三星电子、日本铠侠、美国闪迪也被列为NAND闪存与DRAM市场繁荣的受益股。摩根士丹利预测:?#20851;税问题引发的反弹态势明年将加速展开,DRAM供过于求局面将得到缓解,而NAND闪存因AI eSSD(高性能固态硬盘)需求翻倍增长,预计将出现供应短缺。



III. 电池产业动向


1. 2025韩国电池大会开幕

分享国内外电池产业趋势与未来战略的?025韩国电池大会(BATTERY KOREA 2025)?#20110;22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1层大宴会厅举行。
本次大会以?#20108;次电池材料?#38646;部件?#35774;备?#22238;收利用大会?#20026;主题,全面探讨了电池产业的最新技术与市场前景。尤其涵盖从电动汽车电池到储能系统(ESS)、回收技术等整个电池生态系统的完整议程。
会议分为三大主题会场:A会场聚焦电池制造与材料技术,B会场探讨电池管理与安全技术,C会场深入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各领域专家依次进行专题演讲。
A会场涵盖从锂离子电池单体内部热学及电化学特性分析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全制造流程。B会场聚焦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安全性提升技术,C会场则集中探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及循环经济构建方案。
其中备受瞩目的环节是关于全球储能系统(ESS)市场趋势的演讲。某发言人提出:?#38500;可再生能源并网外,ESS还需拓展电力峰值削减、需求管理及应急备用等多元化商业策略?#65292;为ESS市场应用提供了多维度解决方案。
根据演讲资料显示,通过电力需求管理、电力套利交易、应急备用功能等,ESS商业模式正不断拓展,尤其在电网稳定化与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
本次会议汇聚了电池制造商、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机构、政府官员等跨领域专家,促成了活跃的行业交流与技术对接。每场演讲均采用二维码资料共享系统,提升了与会者便利性。
下午5点起将举行参会者座谈会,行业人士的深度讨论将持续展开。
在电池产业因电动汽车市场扩张与可再生能源普及而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次会议被视为探索国内电池生态系统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

2. K-Battery凭借储能系统(ESS)订单突破?#40511;沟?
本月,韩国主要二次电池材料的出口量出现回升,持续两年多的负增长趋势有望扭转。
截至本月1日至20日,韩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的出口总额达4.6768亿美元(约合6540亿韩元),较去年同期(4.5248亿美元)增长3.4%。这是自2023年8月(增长6.2%)以来(两年零一个月)的首次增长。
市场研究公司分析称,全球对储能系统(ESS)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正在弥补电动汽车(EV)需求的下降。储能系统是一种在非高峰时段储存剩余电力并在需要时供电的系统。
一些分析师表示,美国能源公司的?#21435;中国化?#36816;动正在推动韩国电池行业的发展。韩国本土企业正在将部分生产线改造,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和材料,而这些产品正是储能系统(ESS)客户所急需的。
L&F于本月9日发行了价值3000亿韩元的附认股权证债券(BW),用于量产LFP正极材料。该公司表示:?#25105;们的目标是积极响应客户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并在中长期内提升我们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 (ESS) 市场的份额。? 充电电池材料出口在25个月后出现反弹
美国储能系统(ESS)市场今年快速增长57%?#39640;盛表示:?#20165;靠储能系统(ESS)不足以推动市场反弹? 全球储能系统(ESS)市场的爆炸式增长正在重振韩国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公司预测,来自储能系统(ESS)市场的订单涌入将为目前因电动汽车(EV)销量低迷而陷入困境的行业注入一股清流。
◇ESS订单有望全面增长
?#25105;们预计北美ESS市场的订单将全面增长。?未来资产证券16日预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L&F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将实现90亿韩元的盈余。该公司预计,这将终结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持续七个季度的亏损局面。明年的营业利润预计将达到900亿韩元,这将是自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业绩增长前景乐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来自下游行业ESS客户的订单增加。韩国最大的二次电池制造商LG Energy Solution于7月签署了一份价值43.9亿美元(约合6万亿韩元)的合同,为ESS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三星SDI也于3月与NextEra Energy签署了一份价值4347亿韩元的合同,为ESS供应电池。韩国电池制造商的订单表现直接影响着POSCO FutureM、EcoProBM和L&F等材料制造商的业绩。
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数据,截至上个月,美国ESS市场同比增长57%,达到23.7 GWh。预计今年全球市场将增长68%,达到348 GWh。这得益于人工智能(AI)相关电力需求的激增,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扩张,这些因素提高了对电网稳定运行的需求。
美国疏远中国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将给韩国电池行业带来积极影响的预期。为了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美国计划从明年起将中国产储能系统(ESS)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关税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8%。韩亚证券研究员金贤洙表示:?#23545;中国产储能系统用磷酸铁锂电池征收关税,必然会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ESS市场增长所需的大部分本土电池供应,很可能将来自韩国企业。? ◇?#20225;业市值全面反弹空间有限? 随着韩国国内电池行业有望克服增长低迷的预期,相关股价近期出现反弹。据韩国交易所数据,L&F股价在过去三个月飙升了52.2%,EcoPro BM股价上涨了30.69%。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和LG Energy Solution的股价也分别上涨了20.7%和20.1%。这些数字远超同期韩国综合股价指数15.7%的涨幅。
普遍的观点是,现在预期企业价值全面复苏还为时过早。高盛在最近一份分析韩国电池行业的报告中指出:?#22914;果美国在电动汽车购买补贴结束后放宽尾气排放法规,其电动汽车需求将面临进一步的阻力。?该银行还指出:?#34429;然储能系统 (ESS) 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但其规模太小,不足以扭转当前电动汽车供过于求的局面。? 据市场研究公司 EV Tank 的数据,去年全球二次电池出货量总计 1,545 GWh。其中,电动汽车电池占 68.0%,储能系统产品占 23.9%。
中国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主导地位也被认为是股价难以乐观的一个因素。大众、Stellantis和雷诺等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转向价格实惠的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目前由中国企业主导的磷酸铁锂电池(LFP)凭借其价格竞争力,正在蚕食此前由韩国企业主导的高密度镍钴锰(NCM)电池市场。兴国证券研究员郑镇洙表示:?#38543;着近期欧洲电动汽车大众化趋势的兴起,中国电池企业的主导地位正在增强。?
3.?#25250;占梦想电池先机”SK ON宣布2029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用化
-大田试点工厂竣工-
-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SK ON完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建设,该电池被誉为?#26790;想电池?#65292;公司正加速推进研发进程。公司计划将全固态电池的商用化时间点从原定的2030年提前至2029年,整整提前一年。
SK On于16日宣布,15日在大田广域市儒城区未来技术研究院举行了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竣工仪式。该试点生产线将生产供应给客户的样品,并评估验证产品品质与性能。SK On总裁李锡熙、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朴基洙、Solid Power韩国分公司总经理安德烈亚斯?#36808;尔等出席了竣工仪式。自去年与Solid Powe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SK On持续推进全固态电池联合研发。
韩国全固态电池现状
LG能源解决方案 2025年底在梧仓工厂建成中试生产线;
2030年实现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SK On 大田未来技术研究院中试工厂竣工;
2029年实现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三星SDI 2023年在水原研究院建成中试生产线;
2027年实现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竣工的工厂占地约4,628平方米(约1,400坪),将在其新的中试生产线上开发基于硫化物的全固态电池。部分生产线还将开发固态电池的一种——锂金属电池。这些电池用锂金属取代了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石墨正极,从而减轻了正极材料的重量和体积,并提高了能量密度。
SK On计划在2029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比其原定的2030年目标提前了一年。初期开发目标是实现800瓦时/升的能量密度,远期目标是达到1,000瓦时/升.
SK On首次在韩国中试工厂应用了其历经多年研发的?#28201;等静压无WIP技术?#12290; WIP技术是新一代压制工艺,在高于室温(25-100°C)的温度下对电极施加均匀压力,以提高密度和性能。该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热反应并延长电池寿命,但需要密封电池单元,并且难以实现连续自动化,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然而,SK On利用其专有的电池设计方法和标准压制工艺,在继承WIP工艺优势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补充。为此,SK On开发了一种混合电池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储存和提供能量的材料)和导电材料(促进电池中电流和电子流动的材料),并优化了电极成分条件以降低内部电极电阻。较低的内部电极电阻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池中的放热反应。
SK On还改善了电极与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结合,并优化了标准压制工艺条件,以降低界面电阻。较低的界面电阻有利于电流流动,从而实现电池的稳定充放电,并延长电池寿命。
出席签约仪式的SK创新环境科学技术院院长金弼硕表示:“SK创新的创新锂回收技术能够充分达到欧盟电池法规定的强制回收率,使用回收锂生产的电池的性能也已经得到验证。?#20182;还表示:?#25105;们将以环保性和应对全球法规的能力为基础,引领全球市场的电池回收技术。? 此外,金弼硕院长在?#24555;速市场会议?#31532;一天的主旨演讲中,就全球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确保和环境法规方面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说明,并强调SK创新的BMR技术可以提供解决方案。

IV.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向


1.中国小鹏汽车完成韩国法人注册…“电动汽车入侵?#25104;真
-?#23567;鹏汽车韩国?月注册完成?#38889;国代表人任命等工作正在加速-
-比亚迪、Zeek和小鹏汽车…“中国电动汽车进军韩国市场,挑战韩国生态系统?

被称为?#20013;国特斯拉?#30340;小鹏汽车已完成韩国法人注册。这是继比亚迪和Zeekr之后,第三家在韩国设立法人的中国大型电动汽车企业。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紧攻占韩国市场,预计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小鹏汽车完成韩国法人注册?#23567;鹏汽车韩国”…加速韩国国内扩张
据汽车行业消息人士23日报道,小鹏汽车于6月23日以?#23567;鹏汽车韩国?#30340;名义成立并注册了韩国法人。
业界预计,小鹏汽车完成韩国子公司注册后,将很快寻找并任命新的乘用车部门负责人,领导其国内业务。
通常,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会任命一名中国公民担任公司部门负责人,并在其业务部门聘请当地代表。比亚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比亚迪进军韩国电动乘用车市场时,保留了公司负责人(丁海淼),并任命前宝马集团韩国高管赵仁哲为乘用车部门负责人。吉利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品牌Ziker也是如此。Ziker于今年2月在韩国成立了子公司Zik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Korea,并任命前奥迪韩国首席执行官林铉基为韩国业务负责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3567;鹏汽车招聘人才的传闻从今年年初就一直流传,据我了解,他们最近一直在积极寻找人才。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韩国子公司的设立,预计将通过任命新的韩国业务负责人和建立韩国国内经销商网络来加速进军韩国市场。?
高性价比中国电动汽车正在进军韩国市场:?#25193;大消费者选择,应对国内生态系统风险? 小鹏汽车是一家新兴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常被称为?#22823;陆的特斯拉?#12290;除了销售电动汽车之外,该公司还致力于成为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涵盖自动驾驶、未来空中交通 (AAM)、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AI)。
本月初,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最大的汽车展——IAA Mobility 2025上,该公司公开宣布了进军韩国市场的计划。
小鹏汽车技术委员会主席顾杰8日(当地时间)在韩国记者会上表示:?#25105;们对韩国市场非常感兴趣,正在制定具体计划。?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后,小鹏汽车进军韩国市场的传闻也随之出现,但这是小鹏汽车高层首次就此发表讲话。
小鹏汽车还在IAA展厅悬挂了?#27426;迎来到AI出行世界?#30340;韩语标语,引发关注。
随着比亚迪、极客、小鹏汽车等纷纷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业界预测中国企业不仅将加大对韩国市场的攻势,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价格,在扩大消费者选择的同时,预计将对韩国的产业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自今年1月推出电动乘用车以来,比亚迪今年已售出1947辆。继4月份首款车型ATO 3交付客户后,比亚迪还推出了海豹、海狮7等车型,在进口电动车市场位居第三,稳固了其在韩国市场的地位。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7773;车行业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涵盖从整车到零部件制造商。与其他全球性企业不同,中国企业的生态系统完全由本土企业组成。最终,中国企业向韩国市场的扩张可能会导致本土企业在韩国市场的份额缩小。?
2.高性能电动汽车IONIQ 5 N推出全新“Essential?#29256;
-现代汽车公司重新配置部分便捷功能,专注于核心配置?#38646;售价:7490万韩元-

现代汽车公司于 22 日为其高性能电动汽车IONIQ 5 N推出了全新“Essential?#29256;。
IONIQ 5 N Essential版的配置经过优化,让客户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体验IONIQ 5 N卓越的驾驶性能,从而降低了入门门槛。
现代汽车公司对“Essential?#29256;进行了重新配置,专注于核心便捷功能,同时保留了IONIQ 5 N的高性能配置,包括高输出电机、电池以及 N 车型独有的功能。
IONIQ 5 N Essential包含:前方防撞辅助(包括车辆、行人、骑行者、路口对向车辆以及正前方车辆)、后方盲点防撞辅助(泊车)、后方盲点防撞预警(驾驶)、后方交叉交通防撞辅助以及智能限速辅助。
此外,还包含重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包括智能巡航控制(含启停功能)、车道保持辅助、高速公路驾驶辅助以及基于导航的智能巡航控制(安全区/弯道)。
现代还新增了“Parking Assist Lite?#22871;件,包含关键的安全和便捷功能,方便您轻松泊车。
泊车辅助精简版(Parking Assist Lite)包含环视监控、后方盲点监控、后方停车防撞辅助和侧方停车距离预警等常用功能,仅在 Essential 版车型上提供。
现代汽车在Comfort Plus版车型(全系车型均提供)中新增了第二排座椅遥控折叠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吸引力。
与上一代车型相比,IONIQ 5 N Essential的售价降低了约200万韩元,确保了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IONIQ 5 N Essential 的售价为7490万韩元,此价格基于环保汽车税收优惠(实际售价可能因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补贴而有所降低)。
现代汽车的一位代表表示:“IONIQ 5 N Essential是一款经济实惠的全新车型,旨在降低高性能电动汽车的入门门槛。?#20182;们补充道:?#29616;代汽车将继续努力提供具有卓越产品竞争力的汽车,让客户更容易获得高性能电动汽车。?
3.综合商社浦项国际转型?#25345;续拓展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
-强化驱动电机核心产能-
-波兰和墨西哥工厂今年竣工-
-超越现代汽车,进军欧洲市场-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浦项国际是一家综合商社,正在强化其核心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公司意识到单靠贸易增长有限,因此进军驱动电机核心制造行业,并持续扩大全球生产基地。公司的目标是到2029年将驱动电机核心年产能从400万台提升至750万台,使其成为未来的增长引擎。
浦项国际将于下月在波兰布热兹竣工新的驱动电机核心工厂,并将在年内完成其在墨西哥的第二家工厂的建设并全面投入运营。波兰工厂是浦项制铁国际在欧洲的首个生产基地,已获得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168万台的订单,并计划积极瞄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墨西哥第二工厂与现有的第一工厂一起,将拥有每年250万台电机铁芯的产能,主要面向美国和墨西哥的北美汽车制造商。
随着这两家工厂的竣工,浦项制铁国际的全球电机铁芯产量将从去年的400万台/年增至620万台/年。该公司在韩国(浦项和天安)、墨西哥和印度拥有两家生产工厂。驱动电机铁芯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件,将电能转化为驱动车轮的动力。它们被认为是决定续航里程、噪音和燃油效率的关键部件。
浦项国际于2017年进军该领域。该公司收购了POSCO P&S公司,后者自2010年开始为现代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电机铁芯,并押注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开始拓展业务。由于投资增加,浦项国际经历了近八年的亏损,但最终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于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进军该市场以来的首次盈利,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36825;证明我们迄今为止的投资正在慢慢取得成果。?#20182;补充道:?#38543;着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业绩将真正提升。? 除了规模经济效益之外,浦项国际作为综合商社的全球网络也被认为是其业务增长的驱动力。作为电机铁芯关键材料的稀土严重依赖中国,而浦项国际则充分利用其综合商社网络,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越南等国家找到了供应商。该公司本月初与北美一家汽车制造商签署了300万辆汽车的长期供货合同,这也被视为其供应链多元化的体现。浦项国际还正与Reelement合作,在美国建立一个综合稀土和永磁体生产基地。
浦项国际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球年产能达到750万台,在驱动电机核心领域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一位相关人士表示:?#25105;们正处于从贸易型公司向制造型电气化公司转型的过程中。?#20182;补充道:?#24037;厂的竣工将成为扩大全球订单的转折点。?



V.生物科技产业动向


1.韩国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日本寻求机遇…“从生物类似药到新药?
韩国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加速海外扩张,并将日本视为重要的全球医药市场。
据韩国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22日报道,Celltrion正在扩大其新产品线,并在日本推出一款?#20808;发制人?#30340;生物类似药,加速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Celltrion的Actemra生物类似药“Avtozuma(成分:托珠单抗)?#24050;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上市许可,该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Avtozuma的获批涵盖了原研药的主要适应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Castleman病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Avtozuma是首个在日本获批的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Celltrion凭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在全球医药市场占据了强大的地位,目前正计划扩大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
Celltrion的旗舰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Remsima(成分:英夫利昔单抗)在4月份的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领域排名第一,占据了41%的市场份额。同期,Uplyma(成分:阿达木单抗)的市场份额为12%,在短短四个月内从8%增长了1.5倍至12%。
Celltrion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全球主要国家陆续推出Avtozuma、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药物Omlyclo、眼部疾病治疗药物Eydenzelt以及骨病治疗药物Stoboclo和Osenvelt。该公司计划将新产品组合打造成高利润产品,以确保额外的增长动力。Celltrion预计,新产品今年将占其年销售额的60%。
不仅生物仿制药,国产新药也备受期待,它们即将进入日本市场。
15日,Vivozon制药与全球医疗保健公司第一三共的韩国子公司签署了第38种国产新药“Unafra?#30340;联合营销协议。Vivozon制药将向第一三共的韩国子公司供应成品Unafra,两家公司将在国内分销和营销方面展开合作。
Vivozon制药研发的非麻醉性止痛药“Unafra?#20110;去年12月获得了食品药品安全部的产品批准。对于一家国内公司而言,在新药首次上市之前就与外国公司合作,这被认为是一个罕见的案例。
Vivo Pharmaceutical的一位代表表示:?#40635;醉性止痛药的副作用和滥用正在成为国内外医疗环境中的社会问题,而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对非麻醉性止痛药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我们预计,韩国首个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非麻醉性止痛药Unafra将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SK Biopharmaceuticals正在为其自主研发的新药Cenobamate实施后续战略,为进军韩国、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市场奠定基础。
Cenobamate是一种癫痫治疗药物,SK Biopharmaceuticals从候选药物的发现到产品上市,都独立完成了研发。SK Biopharmaceuticals于2020年与日本小野制药株式会社签署了在日本实现Cenobamate商业化的技术许可协议。
随后,该公司于去年12月在韩国、中国和日本完成了全球3期临床试验,目前正计划在日本申请产品审批。中国和韩国分别于去年和今年申请了产品审批,目前正在进行审批程序,为商业化做准备。
一位日本国内制药行业人士表示:?#26085;本的制药历史悠久,监管标准也以严格著称。然而,国内企业正在积极进入市场,并开展临床和学术交流。?
2.?#36208;出韩国,走向世界”…京畿道启动全球生物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斯坦福大学、国际合作伙伴以及国内外企业参与?#23637;示生物人工智能未来愿景-

京畿道宣布了其将生物与人工智(AI)相结合,成为?#20840;球创新中心?#30340;宏伟目标。
京畿道于22日至24日在水原会展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天的“G-BIO WEEK X AI CONNECT with G-FAIR 2025?#65292;展示了其通过融合生物和人工智能两大未来战略产业,走出韩国,走向世界的愿景。
本次活动由京畿道和水原特别市联合主办,京畿经济科学加速器(GESA)和水原会展中心承办。此次活动旨在汇聚产学研、医院和政府等创新力量,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技术交流和投资对接。京畿道经济副知事高英仁、京畿道议会未来科学合作委员会副委员长全锡勋、京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金贤坤等约500名国内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与会者以象征生物、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图形录制仪式拉开了?#26410;来创新序幕?#12290;
斯坦福大学创业加速器StartX总监、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开发初创公司twoXAR联合创始人安德鲁?#38647;丁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了人工智能驱动生命科学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在全球创新峰会上,全球企业和专家共同探讨了将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产业相结合的战略。包括Biocom California、萨克拉门托使团和世界联合国协会联合会在内的国际合作伙伴的参与,彰显了全球网络拓展的成功。
?#31532;一届光教量子生物峰会?#20063;备受瞩目。此次国际会议由水原特别市和水原会展中心主办,并入选韩国旅游发展局全球K-Convention推广项目,汇聚了世界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共同探讨量子生物和数字医疗等下一代创新技术的愿景。
“G-FAIR AI出口展?#20063;同期举办,旨在支持韩国本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25家AI企业参展,与来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35家海外买家进行了出口洽谈,展示了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AI医疗平台等尖端技术。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31532;七届光教生物健康论坛?#12289;人工智能论坛、“G-Bio开放式创新见面会?#12289;?#30417;管科学会议?#12289;?#27861;律战略研讨会?#20197;及?#29983;物健康企业招聘说明会?#12290;光教生物健康论坛分享了生物产业政策和未来技术,并提供研发咨询、投资咨询、IPO咨询等覆盖整个发展周期的支持。
在人工智能论坛上,编程YouTuber Jocoding和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就业和产业中的应用。论坛还设立了展位,方便市民亲身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经济副知事高永仁表示:?#26412;次活动是生物和人工智能两大未来战略产业交汇的全球创新平台。我希望这能成为京畿道超越韩国、走向世界的起点。? 京畿研究院院长金铉坤强调,?#25105;们将创造生物和人工智能引领全球市场的机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将共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3. Celltrion以4600亿韩元收购礼来美国生物制药工厂
-收购和扩建总投资1.4万亿韩元-
-?#32654;国关税风险有望缓解?

Celltrion正在收购礼来美国生物制药生产工厂。
Celltrion于23日宣布,已与礼来签署合同,将收购位于新泽西州布兰奇堡、价值4600亿韩元(约合3.3亿美元)的生物制药生产工厂。
Celltrion计划投资总计7000亿韩元作为初始运营成本,包括工厂收购费。之后,该公司将至少再投资7000亿韩元,在收购工厂内的闲置土地上扩建生产设施。因此,此次工厂收购和扩建的总投资至少为1.4万亿韩元。
Celltrion的一位代表充满信心地表示,?#25105;们预计不会面临任何潜在的关税风险。? ¡¡

Prev¡¡

Korean Industrial Insight No. 17 of AI, Semiconductors, Batteries, Electric vehicles, and Bio

Next¡¡

Korean IP News No. 130 in Chin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